欢迎访问保健联播网!

3道食疗,3个穴位,让你睡得更香

时间:2025-09-22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作者:佚名

  秋风送爽,本应是一年中最惬意的季节,但很多人不仅入睡困难,还总是做“连续剧”一样的梦。夜半惊醒、梦境纷乱、晨起疲惫……其实这些表现可能与季节转换引起人体生理功能变化有关。

  今天,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徐光镇主治中医师来和大家分享秋季失眠自救指南。

  

  

  为什么秋天容易睡不好?

  1、气血收敛,适应不及

  入秋后,自然界的阳气由散发转向收敛,人体气血也应随之向内收敛。然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身体往往无法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容易因气血调节失衡,导致入睡困难、早醒等睡眠问题。

  2、燥邪伤阴,心神不宁

  众所周知,秋季最大的气候特点是“燥”,燥邪易伤人体津液。

  中医认为,阴液亏虚则阳不入阴,当体内阴液不足时,阳气无法很好地潜藏入阴,就会导致失眠或多梦。同时,心主神明,需要阴血滋养,阴液不足时心神失养,就会出现心悸、多梦、噩梦连连。

  3、秋气通肺,肺主悲忧

  中医五行理论中,秋季与肺脏相应,在情志上主悲忧。秋天气候干燥、万物凋零,这种肃杀之气容易引发人的凄凉感,产生悲伤、忧郁的情绪。这种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心神安定,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浅薄、多梦易醒。

  4、肺与大肠相表里,影响心神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秋季燥邪伤肺,也常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出现便秘等问题。

  肠道被中医称为“第二大脑”,肠道不通会直接影响心神安定。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延伸而言则是“肠不通则眠不稳”。

  

  改变睡眠的实用指南

  徐光镇提到,秋季睡眠问题虽表现多样,但其病机核心在于“阴阳不交,营卫失调”。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广东晚间气温转凉,大家却依然翻来覆去睡不着、多梦易醒。

  那么,如何滋阴润燥、调理阴阳呢?下面就从食疗、穴位到起居,为您一一支招。

  

  1、中医食疗

  秋季燥邪当令,最易耗伤人体津液,导致阴虚火旺、心神不宁,从而引发失眠,调养关键在于“滋阴润燥、清心安神”。

  徐光镇建议,饮食上应以柔润平和之物为主,可以多吃百合、银耳、梨、蜂蜜等滋养肺阴、清润肠燥的食材,辅以小米、莲子等健脾安神之品。

  另外还要切记:秋季应少吃辛散燥烈之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刺激食物及烧烤油炸之品,因为这些都会助热生火,加重燥邪,耗伤阴液。

  百合银耳羹

  【做法】

  干银耳15克、干百合30克用冷水泡发2小时。银耳去根撕碎,加清水800毫升小火炖40分钟至出胶。加入百合、适量冰糖(有控糖需要可不加)再煮15分钟,出锅前加枸杞5克焖片刻即可。

  【功效】

  百合清心除烦、宁心安神;银耳滋阴润肺、生津止渴。两者合用共奏滋阴润燥、安神助眠之效。

  【适用人群】

  适合阴虚失眠、心烦多梦者,以及口干咽燥、皮肤干燥的人群。

  【注意】

  本品偏寒润,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者不宜多食。风寒咳嗽、痰多稀白者慎用。

  小米红枣粥

  【做法】

  小米100克淘净,干莲子15克泡发1小时,红枣10枚(约30克)去核。所有食材加清水10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30分钟成粥即可。

  【功效】

  小米和胃安神,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莲子清心除烦、健脾补肾。一起熬粥有助于健脾养胃、补血安神。

  【适用人群】

  心脾两虚所致失眠、心悸、乏力者,以及脾胃虚弱、产后体虚需调养的人群。

  【注意】

  体质燥热、容易上火者,红枣用量可酌情减少。糖尿病患者食用需谨慎。莲子有收涩作用,便秘者不宜过量食用。

  蜂蜜雪梨汤

  【做法】

  取大雪梨1个(约300克)洗净,顶部切开,挖去核,填入冰糖15克(有控糖需要可不加)、枸杞10克,盖上“梨盖”用牙签固定。放入碗中,蒸制30分钟至梨肉透明软烂。取出晾至60℃以下,淋入蜂蜜20克(有控糖需要可不加)。

  【功效】

  雪梨润肺止咳、生津化痰,蜂蜜补中润燥、安神助眠。此汤能润肺降燥,通过滋阴达到安神效果。

  【适用人群】

  因肺燥干咳、咽喉不适而影响睡眠者,阴虚口干心烦者。

  【注意】

  本品性偏寒凉,风寒感冒初期引起的咳嗽忌用。脾胃虚寒、便溏腹泻者不宜多食。一岁以下婴儿禁用蜂蜜。

  

  2、穴位按摩

  除了饮食调理,按摩身体自带的“安眠开关”也是宁神助眠的有效方法,简单易行,睡前按一按也能帮助一夜好眠。

  神门穴

  

  

  位于手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每晚睡前用拇指按压此穴3-5分钟,有宁心安神之效。

  太冲穴

  

  

  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按压此穴可平肝潜阳,缓解多梦易醒。

  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此穴可宁心安神,宽胸理气。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每日1-2次。

  

  3、起居调摄

  除了吃和按,别忘了从生活细节中“养”出好睡眠。徐光镇强调,只有顺应天时,调和身心,才是安眠的根本,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早卧早起

  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建议11点前入睡,有利于气血休养、水液疏通。

  适度运动

  选择温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大汗淋漓损伤阴液。

  情志调节

  多接触阳光,参与社交活动,避免独处伤怀,可听一些舒缓音乐,保持心情平和。■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7748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联播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联播网 bjlb.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