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养老模式正面临人力紧缺与服务质量亟待提升的双重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智慧医养被视为破局之道。数智技术如何赋能医养?人机协同的服务边界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近期,记者走访多家医养结合机构,从一线实践中寻找答案。
安全防护,始终被置于首位
在河北平安健康集团旗下一家医养结合机构,89岁的贾奶奶手腕上的智能手环突然发出警报——系统显示她已连续两小时未下床活动。几乎同时,护理站屏幕弹出提示,值班护士立即前往贾奶奶所在房间查看。这是该机构智慧医养系统日常运行的一个缩影。
“医养结合机构最高的成本是人力,最不能压缩的成本也是人力。”河北平安健康集团医养事业部办公室主任谢清清对此深有感触,“这一现实矛盾,恰是数智技术应用的关键切入点。我们从最基础的床旁呼叫系统起步,如今已逐步构建起覆盖安全监控、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等多环节的智慧照护体系。”
安全防护,始终被置于智慧医养建设的首位。前述医养结合机构为部分老年人配备的智能手环,可实时监测跌倒、坠床、长时间静止等异常情况。尽管智能手环每2至3年便需更换,并需要持续的月度维护支出,但谢清清始终认为,这笔投入值得。“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也是医养结合机构内易产生纠纷之处。智能手环不仅提升了入住老年人的安全保障水平,也降低了机构运营过程中的责任风险。”谢清清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山东省青岛市宏远健康颐养中心副院长张艳芳近来发现,夫妻共同入住医养结合机构的情况逐渐增多,其需求也与单独入住老年人存在差异——他们更注重私人空间的保护和生活习惯的延续。“我们调整服务方式,尽量透过观察窗完成巡视,减少敲门打扰。”张艳芳说。
“当然,私密性提升并不以安全性退让为代价。”张艳芳说,中心正计划为夫妻房间增设智能化健康监测与安全防护设备,确保意外事件得以及时发现与妥当处置。
从试错走向适配,从磨合抵达默契
智慧医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从试错走向适配、从磨合抵达默契的持续过程。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世博家园养老院常务副院长李晓青回顾起步阶段时坦言,老年人及其家属对智能设备心存疑虑,护理人员在操作时也感到生疏。“抱怨和困惑在所难免,但我们通过持续科普、系统培训和正向激励,逐步使大家意识到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一种温暖的守护。”李晓青说。
该医养结合机构也曾走过弯路。“智能手环并不适用于所有老年人,有些老年人常因忘记佩戴或意外遗失导致设备无法发挥作用。”李晓青认为,技术必须服务于人,而不是迫使人适应技术。于是,机构改用毫米波感应器,实现无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真正做到“守护而不打扰”。
在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山东省,医养结合机构已达1066家。但该省卫生健康委在调研中发现,存在医养结合服务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方面,机构在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方面不尽相同,多数机构特别是新成立机构的信息发布渠道单一,亟需一个权威服务平台来推介;另一方面,老年人获取医养结合机构信息多靠实地或电话咨询,耗时耗力。
为此,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绘制“山东省医养结合机构电子地图”,为老年人提供指引。电子地图将医养结合机构执业许可证、营业执照、服务项目、收费信息、机构照片等14项信息指标透明化,同时呈现医养结合机构总体分布、机构性质、规模大小、床位数量、医护人员规模、咨询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精准对接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
相较于机构养老,许多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在足不出户的前提下,老年人能否获得专业且及时的医养结合服务?河北平安健康集团在发展机构养老的同时,将智慧医养延伸至社区,创新推出“15分钟服务圈”居家医养模式。通过为居家老年人配置“一键呼叫”设备等远程监测工具,机构可实时掌握老年人生命体征,一旦系统发现异常,医务人员可在15分钟内抵达老年人家中。
由医疗机构搭建的“互联网﹢医养结合”信息技术平台,进一步扩充和细化相关服务。比如,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创建的信息技术平台,覆盖全省16个市的176家医疗机构,有1.5万余名护士注册。借助该平台,二、三级医院在老年人出院前对其进行健康评估,形成居家护理计划,建立居家健康管理档案;老年人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由中心护士上门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延续护理服务。再如,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医疗健康发展集团搭建的信息技术平台,集调度中心、客服中心、平台服务于一体。老年人在家下单后,医护人员即可上门提供康复护理服务。
何处用技术,何处用人情
真正的智慧医养,不仅在于数智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在于厘清人机协同的服务边界,懂得何时靠技术增效,何时以人情抚慰。
“数智技术使护理人员回归照护的本质。”南京江宁沐春园护理院副院长李咏阳表示,数智技术将护理人员从体力劳动和事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专注于医疗照护和情感支持。
以往,与家属沟通入住老年人续药问题,是世博家园养老院医务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今,人工智能接手了这一任务。每个药盒均附有专属二维码,扫码即可查阅用药记录、剩余药量、注意事项等信息。当药量不足7天时,智慧药房系统会自动发送短信提醒家属,有效避免了因沟通不畅导致的续药延误,既提升了服务效率,也保障了老年人用药安全。
河北平安健康集团旗下医养结合机构也借助技术优化人力配置。谢清清透露,他们正在推进智慧医养信息平台建设,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平台将实现老年人入住前综合评估、护理计划制定与执行、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监管等全流程无纸化管理,减少人工抄录,使护理人员有时间倾听、陪伴,而非单纯提供照护。”谢清清说。
谢清清看重护理人员提供的情感支持,源于其仔细观察。“我们引入了全自动洗浴床,显著提升了效率,却欠缺了一份人文关怀。”谢清清说,机器只能完成基础清洁工作,难以兼顾操作的精细度与使用者的舒适度,也不能像护理员一样进行轻柔的抚触。
“洗澡也是肿瘤自查的重要环节。只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才懂得给老年人按部位擦拭,进行全身摸查,及时发现异常。”谢清清说,因此,即使在使用全自动洗浴床时,院方也会安排医疗护理员在旁边协助。
智慧医养系统能否发挥实效,亦取决于人机衔接的流畅程度。针对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紧急处置,世博家园养老院制定了一套分工明确、响应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李晓青介绍,当毫米波感应器监测到异常,系统将自动向对应片区医疗护理员和医务人员推送告警。医疗护理员在5分钟内抵达现场,核实情况并在线反馈——判别是正常离床、身体不适,还是设备误报,再由医务人员跟进处理。
“只有将智能感知与人的响应紧密结合,才能织就一张真正可靠的‘安全网’。”李晓青说。
“桓仁山参”为中国中医药健康产业赋能助力...
近日,市药监局第五分局作为受托生产企...
新华社纽约9月25日电(记者 尚绪谦...
联合国9月24日电(记者 夏林、孙奕...
新华社联合国9月23日电(记者 夏林...
9月21日至24日,国家药监局分别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联播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联播网 bjlb.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