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第五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本届论坛设置妇幼健康交流与合作、健康产业发展、疾病防控合作、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合作、卫生应急合作、医院管理合作、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7个分论坛。
开幕式现场。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黎伊玮摄
当天上午,参与主论坛的中外嘉宾围绕加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东盟后2015卫生发展议程(2021—2025)》《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合作对接,深入开展交流研讨,深化务实合作。
当前数字智能技术正在深刻变革全球卫生健康体系。本届论坛以“数智健康,共享发展”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深化拓展中国—东盟卫生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在数智健康领域凝聚共识、深化协作,让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注入新动能。
在主旨演讲环节,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成为高频词汇。缅甸卫生部部长岱楷温表示,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有助于将优质医疗服务延伸至农村和偏远社区,缓解医疗机构的压力;印度尼西亚卫生部部长政治及全球卫生高级顾问博南扎·塔希图期待加强与中国在健康领域的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新加坡卫生部部长王乙康谈到,中国在人工智能医疗解决方案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从智能诊断到预测性分析,都为东盟提供了宝贵经验,各国携手运用这些先进技术,优质医疗将更触手可及,更贴合民众需求。
开幕式上,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正式启用。据悉,该中心定位为面向东盟的高水平医疗保健国际合作平台,涵盖危重症救治、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医学科研与合作交流等功能,启用后,将显著提升中国—东盟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能级,增强区域公共卫生协作能力。同时,方便患者在一栋楼内实现从急救、检查化验、治疗、康复、保健的一站式医疗服务,有效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提升良好就医体验。
开幕式上,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正式启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中国一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位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共设床位838张,均衡分布在老年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等学科。手术室翻倍扩容,有利于解决广大患者手术排期问题,并特别组建复合手术室,可覆盖多学科疑难危症重的救治需求。此外,该中心还配置了航空救援平台,使医院能够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优势,有效推动国际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再提升。
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桓仁山参”为中国中医药健康产业赋能助力...
近日,市药监局第五分局作为受托生产企...
新华社纽约9月25日电(记者 尚绪谦...
联合国9月24日电(记者 夏林、孙奕...
新华社联合国9月23日电(记者 夏林...
9月21日至24日,国家药监局分别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联播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联播网 bjlb.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