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杭
秋风舒爽,相比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秋天是一个舒适宜人的季节。但“燥”作为秋天的主气,随时可能侵犯人体。
燥邪常见于秋季或气候干燥的环境中。初秋,暑气未散,温热犹在,燥邪与温热之气相合,表现为温燥;时至深秋,冬季临近,寒气渐起,燥邪与寒邪相结合,又会表现为凉燥。
温燥因与温热之邪相合,极易伤人津液。一旦侵犯人体,临床表现为口鼻干燥,干咳少痰,气逆而喘,咽干喜饮,皮毛不荣等阴津耗损不足之象,甚至可以伤及血络,出现咳血、肢体痿废等危重症。
中医针对燥邪犯肺,一方面要“润”,即补充津液,滋阴润肺,常用的中药如沙参、麦冬、天冬、梨皮、银耳等;另一方面还要“宣”,即宣通气机,宣散邪气,常用中药包括紫苏叶、桑叶、桔梗、枳壳、前胡等,另外还多配合陈皮、苦杏仁等降气化痰之品。从预防角度来说,在秋季来临之时,可以适当食用银耳、蜂蜜、莲藕、秋梨等滋阴润肺之品,以养阴生津,防燥邪犯肺。另外,还要顾护脾胃,食用怀山药等肺脾同补的食物,以培土生金。
相关附件>>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
2025年是自治区计生协成立40...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联播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联播网 bjlb.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