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村遗址出土的精美“镯子”(记者 温小娟 摄)
4月18日,纪念“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走进仰韶村遗址第四次发掘现场实地考察。
仰韶村遗址曾于1921年、1951年、1980年进行了3次考古发掘,2020年8月22日正式启动的第四次考古发掘,对仰韶村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钻探,摸清了遗址的范围。
仰韶村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李世伟说,在遗址最新考古发掘中,除首次发现了草拌泥红烧土墙壁、疑似水泥的房屋建筑材料外,出土文化遗物也非常丰富,有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
发掘现场展示的出土遗物中,一件略残的玉环引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的注意,他认为这是典型的东北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风格,外侧边缘磨薄起刃,向内渐厚,非常珍贵。此前,仰韶彩陶也深深影响了红山文化彩陶,这说明5000多年前中原与东北两地之间就有了较密切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与这块残缺玉环摆放在一起,一件制作精美的“镯子”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个镯子造型跟红山文化时期玉镯极为相似,内壁是直的,外表是弧形,在凌家滩、良渚也有相似的玉器,这个工艺在当时已经非常先进了。”刘国祥说。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认为,这件镯子(环)虽然尚未经专门鉴定,不知是一般骨质还是象牙质地,但总的来说,器形精致美观,充分运用了钻孔技术,显非普通人的用品,应是一件等级较高的稀珍物品。连同处理甚佳的房址居住面、玉钺残片等其他较高规格的遗迹遗物,表明仰韶村遗址应非普通仰韶文化聚落遗址,而曾是一定层级上的中心聚落。
此外,遗址中部土方量巨大的仰韶文化壕沟也反映出仰韶村遗址在仰韶文化时期人口众多、聚落发展繁盛。(记者 温小娟 张体义)
为高质高效推进2025年为民实事,提...
9月19日上午,富川瑶族自治县(...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
近日,第三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强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联播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保健联播网 bjlb.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